第74节  穿越之货通天下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11384/74.html

了大太太娘家的侄女来,也接了小姐夫家的淑宁姑娘,二人所带的丫鬟仆人也有□□来个。”

中年男子闻言理了理袖子问道:“贴身伺候的丫鬟共有几个,只需给她们买便是,不教她们的口气冲了老太太她们。”

“那也得有五六十个。”随从答道。

中年男子闻言看向钱昱道:“便要一百个吧,近三天可能备齐?”

钱昱闻言并未急着应下,侧头看了眼窗外,街道上车水马龙。

“后日小店在唐门街开张,名为如家,阁下派人来取便是。”钱昱回头看向中年男子。

“如家?”中年男子闻言点了点头,抬手吩咐随从,“把银子付了。”

“不急,向来都是一手交银一手交货,这银子还是等后日吧!”钱昱有自己的打算,开张那天,有人拿一百两银子来买,必定会在这小县城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样以来不用费力宣传,也定能传遍庐陵城。

中年男子若有所思的看着钱昱,以往他接触的人大都面露喜色的将银子接下,好似生怕他反悔一般,可这个钱昱,他在想什么,他就不怕到嘴的鸭子飞了?要么这个人傻,要么不同凡响,他怎么看怎么觉得钱昱属于后者。

“那便依你好了。”中年男子盯着钱昱道。

钱昱闻言拱手作揖:“若无他事,钱昱便告辞了。”

“昱哥儿,那人真的要一百个,这一下就赚了一百两诶!一百两能用一辈子了。”小六子万分惊讶,出了酒楼按捺不住内心的惊诧和喜悦,脱口而出。

钱昱闻言淡笑不语,带着小六子拐进唐门街,走到最为偏僻的门铺,只见里面挂着些许字画,右方位一个穿着深蓝色袍子的男子坐在唯一的凳子上。

男子见到来人,本来那黝黑愁苦的脸刷的一下有了笑意。

“小哥来看铺子?”

钱昱笑着进去道:“是啊,但不知坐价多少?”

“不多不多,三十两就成,这条街三十两算低的了。”男子右手攥着袍子,样子十分急切。

钱昱闻言抿了抿嘴,四处看了看道:“这铺子虽偏僻些,可好好经营也算尚可,怎地这般急着找买主呢?”

“哎,不是家里出了事,谁舍得卖。”男子忽地垂下头来,语气充斥着一言难尽的无奈。

钱昱仔细瞧了瞧字画,回头瞧着男子问道:“这可都是你画的?”

“是啊,功名不成,卖些字画,养家糊口。”男子说罢神情一暗,如今连着祖宗留下的铺子都要卖了。

钱昱点了点头道:“这间铺子我买下了,明天中午你准备好房契,我们寻个里正,交接一下。新店开张,人手不足,你若不嫌屈就,便来我铺子应个差事,一个月一百文。”

男子闻言眼睛一亮,他本来还想去码头寻个活计,没成想眼前之人当下便要聘他,一个月一百文比他之前也少不了多少,毕竟他卖的都是自己画的,一时间激动不已,“您真的要聘我?”

“自然。”钱昱笑着点头。

“多谢小哥,哦不,东家,多谢东家。”男子连连作揖。

钱昱虚扶一把问道:“但不知怎么称呼?”

“我姓郭,郭潇,是个秀才。”郭潇回道。

“郭秀才。”钱昱点了点头,“明天晌午我来寻你。”

“嗳,嗳。”郭潇连连应声。

少聊几句,钱昱带着小六子往尚河村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收藏的几个文都不更了,文荒特别严重,实在没得看,一怒之下自己更文,哼,一群坑货。

第92章 91.90

尚河村, 钱家要搬走的消息不胫而走, 陆陆续续来了好多送行的人。

“昱哥儿他娘, 我们当家的知道你们要搬走, 特意杀了头猪,这块好r_ou_留给昱哥儿他补补身子。”村头刘大娘提着猪r_ou_笑道。

钱母闻言笑着接下道:“让你们破费了, 乔迁之日摆酒席,一定要过去一趟。”

“嗳, 嗳, 那感情好, 一定前去贺喜。”刘大娘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钱东承从山上下来,路过钱家, 稍稍一打听, 心里便不舒服,越发的觉得分家分早了,不然凭他这个嫡亲大伯的身份, 自然也能跟去县里的宅院居住。

“当家的,你听说了吗?昱哥儿要带着他娘去县里住。”长婶周氏见到钱东承回来, 立刻放下猪食, 走上前道。

钱东承闻言气更不顺, 寻了板凳坐下后道:“以前还真瞧不出来,昱哥儿长本事了。”

“谁说不是,在外面上工赚的比种田多,没瞧见他娘,丝绸都穿上了。”周氏说罢双目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钱东承好似不曾听见, 皱着眉,低着头,忽地,双目亮了起来,“娘在哪?”

周氏被问的有些闷,正说着二房,怎么问起婆婆来了?

“婆婆在屋里啊!怎么了?”周氏回神问道。

“虽说咱们大房和二房早就分家了,可昱哥儿总不能不认n_ain_ai吧,过些日子,让娘带着咱孙子也住到县里去,他昱哥儿要是不同意,那这不孝的罪名可就落到他头上了,咱们完全可以去县里告他。”钱东承说罢嘴角便扬了起来,心中的算盘打的噼啪响。

上坡的钱昱不禁感到后骨一阵发凉,她敛了外卦,将手抄进袖口道:“这天还没入冬就冷透了,看来这个冬天必是朔风寒天了。”

“要是冬天下场大雪,冷点也值。”小六子跺了跺冷的发凉的脚道,这村里向来瑞雪兆丰年,


第74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