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致良知。
短短几个字,虽然没有包含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又包括在里面。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都在里面。
这是跨时代的思潮,理学尚在萌芽,沈宁直接搬出了心学,而且现在的社会动荡,人心不古,致良知更加发人心醒,更易唤起内心良知。
瞧瞧,几位书院的儒家夫子不停地点头,沉浸在自我的致良知当中,顿感浪费了大半生光阴,曾经的自己蹉跎了时光,没有摸索到儒的真正意义。
今天,他们找到了。
越是饱读儒学,越想在儒学中找到出路,越会被心学思想所折服,因为这是对自身的升华和肯定。
“赵公子大才也,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致良知!从今以后,这便是老夫的追求。”
“老夫等受教了。”
...
几名书院夫子起身对沈宁拱手,表达谢意。
沈宁自然不敢当,连忙回礼,说道:“诸位前辈,切莫折杀学生,学生怎敢受此大礼。”
这些夫子虽然不是当世大儒,但也都是世家出身,一辈子治学,享有名声和威望,今日他们这一拜,可不了得。
瞧瞧王北玄、邢雨等人,已经傻眼,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还在想着挑刺呢,此时庆幸没有去挑刺。另外,知行合一致良知到底有什么玄妙?他们为什么想不出来?
其实越是年轻,越是体会不到致良知的精粹,因为他们太年轻,让他们存天理灭人欲,可能吗?不可能。
当年的王阳明仕途坎坷,才有了知行合一,又经人生磨砺起起伏伏,才有了致良知。
孟星辰也没料到沈宁这么猛,直接来了一个一鸣惊人,技惊四座,今日之事只需要稍加运作,必能名传天下,若是能著书立说,详细阐述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那沈宁将来必是儒道的领军人物!
这正好是孟星辰的目的。
只听他大笑道:“赵流舒,你当得起诸位夫子的这一拜!儒道历经岁月,有了这个新思潮的加入,必能迸发出更加璀璨的未来。孟某也受益匪浅,今生当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为余生所求,再也憾也!”
说到这里,孟星辰的声音突然提高,大声喝道:“诸位,孟某以为,玄机子此人沽名钓誉,仗着自己是前辈,竟然信口开河,诬陷晚辈,真不是东西。能提出知行合一的儒家新锐,会是奸臣奸雄?这么年轻就以致良知为所愿的儒道天才,会是狼顾之相?真是胡言乱语!今日,孟某人亲自为赵流舒证明,他乃儒道崛起之希望也,孟某人和玄机子势不两立,更是要问问天师道,如此诬陷我们儒道天才,意图何为?”
此话一出,立即获得几位书院夫子点头应和,一个个义愤填膺。
书院郭院长愤然道:“当今陛下喜好玄学,所以天师道地位崇高,但不代表我们儒道好欺负。孟大儒说的极是,玄机子羞辱我儒道新锐,这是要明目张胆地打压儒道吗?老夫也和他势不两立!老夫会联络挚友,一同上书朝廷,问问天师道到底想干什么!”
“没错!玄机子该死!竟然侮辱我们儒道天才!”
“势不两立,势不两立也!”
…
老夫子们气愤不已,有些人更是吹胡子瞪眼,表现了强烈的护犊子。
沈宁真想把掌声送给孟星辰,这招够狠啊,现在不是玄机子诬陷自己的事了,直接扯到天师道和儒家,这就是玄学和儒道的战斗了,搞不好都得死人。
而作为起因的沈宁,也借此东风名誉天下了。
同时系统的提示音又在作响:
“名声值+3。”
“名声值+3。”
…
就这样,这场书院论道在一片讨伐声结束,书院院长更是带着夫子们亲自去找东南王,现在已经是事关玄学和儒道的大事了。
而孟星辰则以深入交流为由,和沈宁单独相处。
书房中,沈宁检查了四周,确保无人探听,才说道:“孟叔,你不是在青州吗?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孟家出世的弟子?莫非你真是的?”
孟星辰摇摇头,解释道:“我怎么可能是孟家弟子,若是上品世家出身,还用得着和你义父他们东躲西藏啊。我和你一样,假扮的。”
“可是我听说当年的你在皇都舌战群儒啊?”沈宁问道。
孟星辰道:“当年孟家出世的弟子刚刚游历天下,就被我弄死了,所以我拿着他的令牌和凭证,行走天下。后来被你父亲撞破身份,便跟随他身边。”
“怪不得谣传你经常失踪,你随军打仗,肯定会消失,也怪不得你抗旨不接陛下的传召,你是怕露馅啊。”沈宁竖起了大拇指,现在算是明白了,为啥孟星辰一看搞死了赵宝玉,立即就让自己假扮,原来是有前科啊。
孟星辰叹道:“是啊,也因为如此,我不知辜负了多少待字闺中少女的爱慕,听说还有很多女子为了我一生未嫁,成了闺中黄花。我若去皇都,不知又有多少女子为我流尽眼泪,为我疯狂。”
若论无耻,沈宁在沈星辰面前也自愧不如,读书人就是不要脸。
“青州那边由你二叔盯着,齐王司马冏很快就会对李家动手,而且是满门抄斩,到时候你二叔再暗中下刀子,杀了李家的漏网之鱼,保证让你假扮的身份不泄露。”孟星辰解释道。
沈宁点了点头,好奇问道:“三叔,你用了什么阴谋,让司马冏直接灭了李家?”
孟星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