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对灵船的第二次改造,郑洋放下锚,从船头走到船尾,狠狠地打量了一番自己的新船。
再看灵船信息:
“基本信息:
船体:一级灵船
状态:完整
封灵:鳞甲魔虫(幼虫)
灵能核心:月光贝
灵能储备:3/100
基础速度:10节
攻击加成:5
防御加成:5
动力加成:5
……
装备信息:
主要驱动:球帆,单桅三角帆
辅助驱动:手动
船首像:鳞甲魔虫
船首技:无
备注:略”
………………
完成第二次改造,时间才八点,还没吃晚饭,正好试试在船上做饭。
照明方面只有一支手电筒,得省着电,也正好月圆之夜明亮如昼,郑洋从甲板下拿出小柴火炉和各种用具,在船尾开始做饭——鱼干大白菜炖玉米粒。
这一夜,郑洋打地铺睡得那叫一个舒坦,没有进入幽灵船怪梦。船身轻轻摇晃,就如躺在摇篮里一般惬意。
早上醒来后,郑洋发现本来睡在前门旁边的自己已经睡在了后门洗漱间的门口。
“上一次的大暴雨下得很彻底,这几天天气都不错,风和日丽,适宜出海!”
郑洋站到船头甲板上一阵观望后,果断扬帆起航。小郑洋在小岛上长大,融合了他的记忆,郑洋自然懂得如何预判海上的天气,只要不遇上那种说变就变的小型气压团,准确率八九不离十。
可惜的是逆风,郑洋需要每走一段就改变方向,偏离正方向四十五度角以之字型前进。不过别看是逆风,单就速度而言,即使有前球帆的存在,这种三角帆船逆风时也跑得比顺风快。
郑洋庆幸上辈子看到过三角帆船的原理,它利用的是“白努利效应”。
简单解释,就是当风向从正前方吹来成为逆风时,把帆船转向四十五度角斜向前,这时海风吹在三角帆面上,就会因为斜角形成飞机的机翼一样的效果,风力分解成横向推移和纵向前进两个作用力。而由于帆船在海水里的纵截面(从船头到船尾加上稳向板)远大于最大横截面(以郑洋的灵船为例,最大处只有2.5米宽),这就造成帆船横移时受到海水的阻力也是远大于纵向前进的阻力。于是在海风分解成的两个力作用下,帆船不但不会被推得横着斜向后方移动,反而会滑溜着前进。
又由于帆船的速度是跟航帆受力的压强相关的,也就是和吃风的面积大小有关,所以斜风前进时即使风速不到3米每秒,有着巨大帆面的三角帆船的速度却是能超过风速的,可以跑的比风还快。但顺风时,即使升起球帆也是快不过风的……
话说郑洋跨海,他没有卫星定位,指南针加一张老旧的海图就是他的导航手段。
这份海图也是跟老汉斯要的,并且认真请教了使用方法。即使如今的渔船普遍装有卫星定位系统,万一哪天设备坏了呢?所以渔民一般仍会保存一份海图和指南针备用。
郑洋也不指望第一次航海就精准到达英吉里海港,先定个小目标,活着看到海岸线就算成功了。
离开沉船不久,就看到远处的海面上有一艘小渔船的身影。郑洋拿起胸前的望远镜看了看,不加理会,定好航向让船自己随风滑行,就回后边洗漱做饭。
除了一点海风鼓动船帆的声音,帆船的行驶非常安静,没有柴油机和发动机的轰鸣,安静飘逸地在海面上滑行。
郑洋很喜欢这种感觉,对安装发动机也没有了那么强烈的念想。他吃完饭,甚至爬上船舱的顶棚,躺在顶棚上欣赏海景——尽管记忆里,茫茫的海面早看腻了,但躺在自己的船上看海感觉是不一样的。
巨大的船帆投下大片阴影区,郑洋就躺在阴影区里,耳边听着船头破开海浪的哗啦声,通过灵船感知水下6米半径里的鱼儿游过,惬意之极。
经过两次大改造后,这条帆船的舵盘和几个控帆缆盘都在船头甲板上,需要调整方向时,郑洋也不下去转舵,直接消耗1点灵能控制灵船自动完成,反正这时的灵能储备是满格100点。
“如果没有所谓的诅咒和邪异该多好!”
“到了海港城市还要想办法收集神秘学方面的见闻知识,找一些对付邪异的方法。最好能弄到几件圣物,还有寻找灵船升级——进化的信息。”
想到这里,郑洋爬起来,回到船舱打开其中一块甲板,从下边搬出来一箱子书籍,逐本寻找其中是否有涉及神秘学的信息。
这一箱子书其实早已被郑洋翻透了,里边有天文地理历史,数理化生医,但这些都是只有教学类的基础读物,是小郑洋的父亲这些年专门去海港买回来让他拓宽知识面的,每门都是那么三五本。
除了这些,就是这些年他父亲自己收藏的一些游记小说之类,也早已被郑洋看过。
所以没多久,郑洋就放弃了从这些书里找到神秘学信息的想法。唯一那本记载着灵船信息的古老的游记已经没有什么用处,郑洋为了避免让人看到后把自己的船和灵船联想到一块,做早餐时已经当做柴火烧掉了。
帆船走之字型路线一路向东,风力较小,航速也上不去,郑洋估算着大概能有4节,因为走之字型,折算成直线速度才不到3节。
整个旅途非常安静,如此航行了八个小时,中午两点,风向悄然变了,风力明显加大。要不是有着“人船合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