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容  判官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145496/59.html

听得不少。见夏樵一直蔫蔫的,闻时便推了他去当探子,

在迅速获得信任方面,夏樵可能有天赋。没多久,小探子就带回了消息:“他们说沈家虽然没了,但当年挺风光的,有座祖坟山,还雇了专门看坟的人。”

闻时:“看坟的?”

夏樵点头:“对,据说还住那山附近呢,好像开了家土菜馆还是什么。”

开店的和开店的仿佛都在一个圈,他们很快要到了土菜馆的名字,顺着地图找到了地方。

老板是一对三十刚出头的夫妻,生得敦厚。刚巧店里清闲,他们便跟众人聊了起来。

听到他们打听沈家,老板问道:“所以你们来这边是……”

闻时离老板最近,被问了个正着。偏偏他不会编话,真正的原因又不方便说,只能硬邦邦地憋了个理由:“有事。”

真是……好敷衍的理由。

谢问先是不开口,等他憋。憋完才不慌不忙地补充道:“我们是想建个纪念祠堂,顺带修订一下完整的家谱,听说这边还有一支,所以来问问情况。”

闻时:“……”

他朝谢问看了一眼,目光清晰地传达着几个字:你想好了不早说?

谢问脸都没偏,装没看见,却笑了一下。

老板“哦哦”两声,说:“懂的懂的,前两年我家还有人找来过,也是想建祠堂。所以你们是北方过来的?”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猜,但几个人都点了头,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认了再说。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了原因——

老板说,沈家本身并不是板浦这边的人,只是早年板浦算这一带的要地,有些海贸往来,又不会太过眨眼。沈家便在这定居了小几代,他们最早是从北方过来的。

“我太爷爷是给沈家看山的。”老板掰着指头,“往上三代都是,基本上沈家过来包了山,我家就住在山脚下了。虽然现在没什么看山的说法了,我们也自己开了店。但是逢到清明、七月半或者过年,还是会上山给他们打理一下。”

他说着说着,忍不住又感慨道:“沈家惨啊,命不好。几乎断门绝后了,当初那个洋楼烧了之后,就是我太爷爷捡的骨,『操』办的白事。说起来吓人,有些烧成一团,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老板讲着他太爷爷传下来的故事,却发现闻时他们的关注点并不在吓人上。

“你说几乎?”闻时问道。

“对啊。”老板愣了一下,说:“那个小公子不是没碰上火么?据说当时是当地一个慈善会还是什么,想请沈家当家的先生夫人过去,但夫妻俩不是不在么,所以小公子跑了一趟,结果回来就看到家被烧了,一屋子的人一个没剩。据说他当时就昏过去了,后来病了一场,精神不太好,就转去天津了。”

闻时:“你确定是天津?”

老板点头说:“对啊,那时候都说他爹妈在那边,他病成那个样子,总不能孤零零在这呆着,就转过去了。”

老板说着,手背敲着手心说:“不过听我太爷爷说,那时候北方也『乱』过一阵子,他爹妈刚好在那之前出了事,都不在了。”

“后来呢?”闻时问。


真容(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