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何以安如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15113/1.html

下脚步,安如寺的钟声传到耳畔,接着全城百余伽蓝暮钟齐鸣,日落斜晖与浑厚钟鸣笼罩下的神京,让他心中腾然涌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境界,庄严,绝美,却了无生机。

“今日又是东方侍卫当值?”身后清亮的声音打破了他的冥想,未及转身,元修如已经绕到他身前来,“太白什么时候这么尽职尽责了?一整天都不来东宫坐一坐。”

听到对方以字相称,便知是佯怒,东方素一笑,“太子殿下在东宫修身养德,卑职怎敢叨扰。”

“这么说来,下次你再来叨扰,本宫就治你的罪。”元修如端出架子不依不饶,东方素却叹了口气,“倒希望还有福气让殿下治罪。我是……来辞行的。”

“去哪里?什么差事?多久回来?”元修如对他外出并不意外。

“家父上表请求调我去冀州跟随他镇守北疆,陛下答应了,还特封了云旌将军,我刚谢过恩,也向陛下辞了行。”

“什么?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元修如突然气急,一把抓住东方素的手,“羽林卫有什么不好?你想瞒着我去建功立业?”

“着实突然,父亲也没和我商量,昨儿才接了圣旨,明日就得启程。”东方素垂了头,放低了声音,“我刚刚还在想,怎么对你说……”

元修如抿了唇,良久才道,“你多保重。”

“今晚得回府上打点,就不能……”

“我知道。”

“还有一事……”

“你说。”

“玄儿年少不懂事,谷儿更还是个孩子,家母体衰,又没了长兄约束,怕他们惹出事端,还望殿下多宽量照拂。”

“护国公一句话就把你调走,反倒把一家子都托给本宫。”虽是负气话,元修如说得淡如晨烟,东方素不知该如何回复,便反握住本来抓着他的手。

“我会的,不用你说。”东方素可能是九州之内唯一一个见过当朝太子生气的人,而他温暖宽厚的手掌总能让元修如那一点点怒气烟消云散,“可惜,你可能看不到我加冠了。冠礼之后就是婚典,你可得特地备一份大礼从冀州寄回来。”

“定下了?是那位大人?”

“崔尚书的女儿,知书达理,颇通音律,可比你强。”元修如谈起来似乎很快活,他今年十八岁,两年后就是弱冠之龄。

“哦……”东方素听来稍有意外,崔氏虽是五门贵胄之首,但近十年来都不曾出过能臣,已有没落之势,这位崔尚书也是个谨慎本分的文官,对于东宫太子来说,这并不是一门绝佳的婚事。元修如的母亲东方氏是东方素的姑母,东方家族起于行伍,依仗军功封爵,不在五姓之中,护国公东方式虽手握兵权,但朝堂上依然目之为庶族,加上长年远镇北疆,无法成为太子可依靠的外戚。如今太子眼看就要成年,想在朝中立稳脚跟就必须依靠强势姻亲,而这样一门不咸不淡的婚事……自己又即将远调,不能护他在神京周全,想到这里东方素一阵隐忧。

然而他不善揣摩圣意,也不大了解朝政,便对元修如道了恭贺。元修如本有意气他,见不成,又温语叮嘱少涉险境,多寄书来。暮色深了,二人仍依依不舍,东方素道,“你若有心,明早再来送我,今日且放我回吧。”元修如又叫他送到东宫才罢。

东方素对元修如的婚事并非毫不介意,回府路上思及日后聚少离多,而那人身畔又添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太子妃,他感到十年来的少年情缘仿如一梦,都将被太子婚典的朝阳唤醒,如晨曦露水般杳无踪迹。他忽然庆幸此时的外调,若继续留值羽林,难道他要在大婚的仪仗中为他们山呼不成?

次日晨起启程,元修如被宣召陪天子前往安如寺礼佛,只派了宫人送来一柄纯钧宝剑,剑鞘上雕饰七星,说是特地为东方素打造,弥补东方素婚时未赠之礼。东方素提剑上马,身后响起安如寺的晨钟,随着马蹄,越来越远。

在冀州大营的两年,东方素潜心学习军事,给元修如的信中却除了“安好勿念”别无他物。他暗暗等着元修如大婚的消息,仿佛到了那天,一切情丝便可斩断得一干二净。

天不由人,两年间风云骤变,东方素没能等来元修如的婚讯,而是他的死讯。

作者有话要说:  pov视点人物写法

第3章 03 东方素

天不由人,两年间风云骤变,东方素没能等来元修如的婚讯,而是他的死讯。

当年天子元证观年近不惑而无嗣,原配桓氏早年诞下一女早夭,再无所出,其余嫔妃也只有几位公主。东方氏因兄长战功而被选入宫,绝色温柔很快获宠,第二年就诞下皇子,元证观喜出望外,当即立为太子,改元昙照,改皇家寺院圆觉寺为安如寺,又在寺中修建佛塔,以祈祷太子平安成人,同年桓氏以疾薨,复立东方氏为后。

安如寺塔有百丈之高,仪表庄严,城外百里可见,其中装饰极尽奢华,柱饰锦绣,雕以珠玑,九层四角,悬挂金铃,十八年来翻扩不断,可谓倾九州之财货为之。

然而好景不长,元证观年事愈高愈沉迷佛法,东方皇后因屡屡劝阻而遭疏远,虽居中宫而难见天颜,倒是已故桓后之妹桓妃,久蒙圣眷,又诞下一子,取名修浮,比元修如年幼三岁。桓氏位属五门,桓老太师三朝元老,名望甚重,近年族中青年才俊迭出,大有取代崔氏而总领五门之势。桓氏一直不满元证观立庶妃为后,碍于桓后无嗣而不发。与


第1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