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当年最先被父亲看重,就是因为他看完了许多书,而后文采得到了加持,甚至被父亲认为他作了弊。
司马师来自后世,这个时代的典籍数量本身就没有后世多,再加上司马师记忆力在灵泉水的记忆下得到了加强,对一些典籍一鳞半爪的记忆得到了补充——更何况,他虽然现在是个胎穿的小孩子,但是书还是能读的——所以在知识方面,他可能没有曹植读得精和深,但是光论阅读量,他也不算是太差,还能和曹植对上话。
而这已经足够了。
虽然只有四岁、却“仿若成人”的头脑加成,对许多典籍都有所涉猎——在曹植看来,小孩子对此不精通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他不知道可能司马师知道的就只有说出来的那一点内容——再加上一副乖巧可爱的外表,这样的孩子,谁会不喜欢?
曹植现在完全能理解自家二哥的心情。
而且曹·脑补得太多·植还认为,司马师小朋友知道的很多知识都是自家二哥传授的。
一个天才在自己的教导下变得越来越聪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要不是身份所限,曹植都想和二哥抢人了!
唉,不过想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自己生一个出来了。
这个时候,曹植突然对成婚有了巨大的渴望。
既然是打着看望哥哥的名头来的,曹植自然不可能只是考校司马师,那是本末倒置。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曹丕还带着他参观了一下自家的园子,兄弟俩各自写了一首诗。
让司马师品鉴,他也说不出来谁更好。
司马师是后世的人,对于诗的审美鉴赏主要集中于唐宋诗词这一块儿,要他说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人这一次做的诗——而不是他们在历史上知名的那些名篇——哪一个做得更好,他还真的说不出来。
不过想来他们俩也没把心思全放在作诗上,又待了一会儿以后,曹植就告辞了。
因为天色已晚,他要去赴宴。
嗯,果然是没有家室拖累的洒脱青年,夜生活就是丰富。
司马师有点理解在曹植刚进门的时候,曹丕讽刺他耽于宴游诗赋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这就是曹四公子的日常的话,司马师只能说他没有酒精中毒都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的酒的度数低!
可是没想到,到了秋天的时候,曹丞相将要再次带大军出征,曹植居然极力自荐,还被同意了。
同样和父亲自荐,却被要求留在邺城处理事务的曹丕心里苦。
不要和他说什么国君出征、太子监国那一套,因为现在的魏王太子根本就没有定数!
曹丕要留在后方打理各种事务,在父亲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很弱,事务他处理好了是应该的,处理得不好就该挨骂了;而曹植呢,就在曹操的身边,一举一动都会被看在眼里。
曹家的男儿都不是什么文弱挂的,就连曹植,也是常常上阵杀敌、允文允武的好男儿,后世那些看他写得哀愿凄婉的诗赋就认为他是个文弱忧郁型的美男子的人统统都被骗了。
或许对于曹丕来说,这段时间的“好事”就是他的儿子曹叡终于能一天都安安稳稳地待在府里,不经常被祖父曹操唤去,他们父子俩终于能有长时间相处的机会了。
所以司马师不是很明白,你儿子都回来了怎么还把我叫过去陪你啊?
现在真的是要宝宝和他很长时间内都待在一起诶!
司马师:放我回家,宝宝想起来宝宝还有个没断奶【?】的弟弟要照看呢!
曹叡:为什么我要和司马师这个连奶都没断【咦?】、口口声声都是阿父、阿娘的人待在一起啊!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啊!
欣慰的曹丕:啊,叡儿和阿师相处得真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 啊,感觉只能在周末把时间再调回来了,感觉自己最近几天没有存稿裸奔得简直要狗带了。
第85章 玩伴
建安十六年秋, 丞相曹操率军出征, 三公子曹彰、四公子曹植随行。
和曹植比起来,在魏王继承人争夺战上,曹彰算是很不起眼的一个了。
他是曹丕的同母弟、曹植的同母兄,在曹操的儿子里排行第三,但是和同母的两个兄弟不同, 他并没有继承父亲在文学方面的才华,而是醉心于征战。
如果非要举一个例子的话,曹彰有点像项羽,都不喜学文, 而是醉心兵道。
两个同母弟弟都得到了随父出征的机会, 曹丕心里很羡慕,但是根本没用。
昔年曹操属意少子曹冲,可是曹冲早亡。
虽然曹丕这个实际上的长子尚在,但是在建安十五年之后,曹植就显露于人前,曹操对他殊为宠爱, 让不少人都把宝投到了植公子的身上。
这还不是曹丕最倒霉的时候, 最起码, 在司马师的记忆里,这兄弟俩明争暗斗的许多著名事例都还没出现。
曹丕不能随军,但是他的母亲卞夫人却被曹操特意带上了。
只是大军尚未出发太远,卞夫人便生了病,不得不留下养疾。
曹丕的夫人甄氏很是紧张婆母的病, 镇日里担忧,在司马师的记忆里,这还被记载在了史册上。
虽然甄氏很担心卞夫人的病,但是这个年代出远门可不像后世那么简单,中间可能会发生许多意外,再加上卞夫人那边病得不算太重,所以曹丕就拦下了甄氏。
曹丕和儿子曹叡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其实甄氏和儿子的交流也不算太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