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第 67 章  古代生活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41817/67.html

此为防盗章

又看了看对面睡得很香的兄台, 斜对面那位打呼的他决定自动忽略,想着还是趴着休息会,就算没有睡意, 也可以闭目回想书中内容。

因为是四个队伍同时检查,所以号舍都是穿插分配的, 每个队伍的考号牌都是隔着四位, 程刚现在同林亦一排,但是隔了四个号舍, 昨天林亦说的话他听进去了,所以现在的状态放松多了, 心里抹去了侥幸心理, 明白自己这水平在这2000多名考生里,就是个陪练水平,所以进来后, 他也像林亦一样蒙头大睡,这些天都没睡好,他太困了,可能睡得太香了,竟然打起呼来。惹得附近的考生纷纷翻白眼,这心得多大能睡成这样!

林亦听到嘡嘡嘡三声锣响, 意识到辰时了, 早上七点开始考试, 听到贡院三声锣响离正式开考, 还有五分钟的时间。

坐起身简单收拾了下, 把披风叠好放到旁边,在把木板从下层卡槽取出,安放在上层卡槽内,桌子弄好后,把考试要用的笔墨纸砚放好,做好这些,又用手揉了揉脸,让自己精神些,然后坐在那里等着发考卷。

看到对面的考生在看他,礼貌的冲着对方抿嘴一笑,算是打招呼吧。

萧荇釉从锣声响起,就开始看对面的考生,看到对方一系列动作做下来,显得轻驾就熟,这么熟练的动作,他做不下来,他的所以衣物都是丫鬟打理,看对方注意到他跟他笑,也礼貌的回笑,真是个有意思的人。

等发完考卷,林亦拿起试卷审题,审完题后,在他带来的宣纸上,先做题,检查无误后,在抄写在试卷上。

烨朝采用的“止阅前场,又止阅书义”就是看第一印象,所以头场考试的卷子非常重要,要是答的不好,给阅卷官印象不好,你后面的卷子人家也不会看了。

所以就算你后面的卷子,答的在精彩也没用,因为前面的考卷,给阅卷官印象不好,直接就把你的所有考卷剔除了。

感觉有些不公平是不,但是没办法,考生太多,朝廷规定要在十天出榜,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规定。

第一场考的是帖经:简单地说就是,主考官任意选择经书中的一页,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另裁纸为贴,帖盖数字,让考试者写出读出,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如果把四书五经都背下来的话,这样的题不难,就是题量大,林亦按照顺序把所有的题都写下后,又对照检查一遍,才开始往试卷上写,因为时间还早,他写的很慢,务必把自己最好的字写出来!力求干净整洁!

等他全部写完后,离收卷时间还有半个时辰呢,把试卷小心的铺开凉干字迹,等墨迹干了后,把试卷小心的卷起,用发考卷时的细绳绑好,放到一边等收卷。

坐着有些无聊,林亦看对面,早上看他的考生也答完了,就是脸色不太好,在那里闭目养神,身体看上去很单薄瘦弱,摇了摇头又是个娇公子。

林亦发现古代人,特别是有钱有权人家,这样人家如果不崇尚武风,养出来的公子娇弱的特别多。

这里的女人普遍早婚早孕,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生产技术也普遍落后,所以导致孩子早产,或身体虚弱,正常来讲都身体虚弱了,不该注意适当的锻炼身体吗?

这里的人偏不,特别是有钱有权的人家,都是娇贵的养着,身体能好才怪!林亦特别佩服他爹林秀才,看他身体单薄就让他习武,现在他不光身体结实,身高都18以上了。

等考官带着士兵把试卷收走后,就可以吃中午饭了,中午有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他带的水比较多,有两大葫芦水,都是烧开水晾凉后的白开水,这样比喝生水健康,这要是闹个肚子,基本就不用考了,发挥肯定不好。

程慧娘给他和程刚拿了好多酱牛肉,这酱牛肉是昌河郡府有名的老字号的,味道特别好吃,今天他会都吃掉,省的明天放坏了可惜了。

这事他也提醒过程刚,要他务必今天吃完酱牛肉,明天就算剩了也别吃,还威胁他,万一吃坏肚子,你就可以直接回客栈了!

拿起碎馒头,这些在入考场检查时,都被掰碎检查过,他提醒自己不要去想,那些士兵洗没洗手这样的问题!

他这边细嚼慢咽的吃着酱牛肉和馒头,不时喝口水。院试和乡试是不允许带小火炉的,只有会试才允许带,因为那时候正是冬末春初特别冷,为了让考生吃点热乎东西和取暖用。

萧荇釉吃了两口烤鸭就放下了,太油腻他吃不下,有些羡慕的看着对面的考生,吃着酱牛肉,唉他们家怎么没有想到要给他带些酱牛肉呢!

下午一点正式开考下午场,考的是策问,林亦拿起考卷看,一共四大题,政治、经济、文化、吏治各一题,命题形式和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或命题作文相似。

下午策问考试时间到晚上七点,看着时间挺多,但是策问是要总结出个人对这四大题的观点,加以引经据典论述,时间也是很紧迫的。

林亦想了想,先把自己的想法大体的写在宣纸上,在添加修改,最后审核完了,才开始抄写到试卷上,然后开始构思下一题,这样一直反复的做,在离交卷时间还剩一刻钟时,才全部写完,晾干卷面,卷起试卷放好,做好这一切才松了口气。。。

新安村的村民在这里落户生活也就才二十年左右,当年逃难过来的人,来这里安置的有五十三户人家,每家每


67.第 67 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