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古代数学考试  死亡之吻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58792/34.html

“勾三,股四,弦五,你算一下,从我们这个直角点垂直到弦的距离是多少?”胡大海看着罗盘,报出一个算术题。

王子恒不敢怠慢,担心自己心算错误,立即蹲了下来,用一根小竹枝在地面换算起来,“这个值放大十倍是24!”王子恒快速地告诉胡大海。

“还不错啊,当初我师父问我同样的题目,我就是想不到放大10倍来算,我就是出个题目,看看你算术的水平,别和我水平差不多,那就麻烦了!不过现在看来还不错,速度也比我快!”胡大海一脸的坏笑。

说完不等王子恒提出抗议,胡大海就手中捧着罗盘,向着他的东北角斜着走了一段距离。“快点跟上来啊!你数一下走到我这里需要多少步!”胡大海喊着王子恒。等王子恒站在胡大海的身边告诉他自己走了36步。

“我走的是24步,是一条直线,你走过来的时候,因为途中有竹子和别的因素比我多走了12步!我们首先要能给自己找到一个起点,不然是没有办法走出去的。”胡大海快速的在罗盘上拨动着什么。

“这个竹子就算再多,根本也困不住有准备的人啊!实在绕不出去就全部砍掉就是了!”王子恒不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搞这个**阵。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别忘记了,古代是没有坦克,装甲车的,而且我们是从一个山洞里面出来的,那就说明了不可能一下子涌入大量的敌人,对于小量的敌人,这个竹林迷阵的防御力就能体现出来,而且我估计这里的竹子是砍不光的?”胡大海用手拍了拍身边的竹子。

“怎么可能?”王子恒不敢相信。

“还记得前面我们做的标记吗?根据我的推断应该是有两种可能,一是幻术,二是竹子会随着地形的变化而移动。如果是第二种那就麻烦了哦!”胡大海一脸地担忧。

“想那么多做什么,先走起来看看,发现办法不行,咱们再想办法!”王子恒倒是信心满满。

“也只能这样了,刚才咱们两个人步伐数差是十二!”胡大海在罗盘拨弄起来,一边拨弄一边说:“第十二卦,是否卦!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说到这里,忽然胡大海对王子恒说:“注意看看四周,有没有一人高的竹子或者其他什么定西!”

虽然王子恒不明白为什么要找一人高的竹子,但是找起来才发现为什么胡大海需要自己的援助,在竹海中寻找一根与其他竹子高度不太一致的竹子,除非是在你的面前,不然真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情。

“在那里!”忽然胡大海用手指向在他们后方一片竹子里,顺着胡大海的手指的方向,果然王子恒也看见了一根一人高的竹子在那里随风摇曳。虽然找到了但是胡大海并没有立即走过去,而是在那里测算,然后报出一个数字,接着又报出一个数字,让王子恒计算。等王子恒快速算出结果后,就按照王子恒的计算结果,对着罗盘指引的方向走了过去,走的步数真好是王子恒计算出来的结果。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就在眼前,直接走过来就是了!”王子恒不理解的问。

“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如果刚才按照你说的直接走过去的话,估计咱们两个人现在就不在同一个位置了,很难说被分离得多远,你想试试?”胡大海不怀好意地笑着。

王子恒虽然有这个好奇心,但是还是摆手表示不用尝试。

“这里是否卦的卦点,所谓否极泰来,那么我们就要找到泰卦的位置在哪里?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子恒看看周围有没有倒卧的竹子!”胡大海发布了新的搜索目标,这次是王子恒首先找到,果然在他们的右前方一根竹子倒卧在地面,根部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此时胡大海继续报数让王子恒计算,等到王子恒给出答案后,胡大海就走在前面默数着数字,很顺利地走到了倒卧竹子的位置。两个仔细看看周围,胡大海因为没有找到有用的线索,走到下一个卦点而着急。

“大海,你看这是什么?”王子恒指着倒卧下来的竹子旁边说。

“竹笋啊!你没有吃过吗?”胡大海没好气地说。

“竹笋!对啊!竹笋!”胡大海一边欢喜的叫着,一边又开始摆弄起手中的罗盘。

“竹笋怎么了?”王子恒问。看在王子恒发现线索的功劳上,胡大海决定告诉他一点知识。

“你觉得在这里,竹笋意味着什么呢?”胡大海问。

“在竹林里面发现竹笋不是很正常的吗?”王子恒不理解。

“我们首先不说现在是不是竹笋生长的季节,我们不要把竹笋看成一个常见的事物,在这里它代表的是一种含义,我们要跟着古人的思维来走,中国的先民们总是希望天人合一,所以他们喜欢用自然界存在的事物来表达他们的意思。你觉得竹笋表达了他们什么意思?”

有了胡大海这么一提示,王子恒脑海中快速地调动着他过去知道的一些知识。“竹笋长大了以后就是竹子。”王子恒看看身边高大的竹子,“竹子越长越高!生长,古人要表达的是生长的意思!”王子恒忽然开心地叫出声来。

“虽不中但亦不远矣,应该是“升”,升高的升。生长的含义在向前一步就是古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从竹笋到小竹子,都是


第十四章 古代数学考试(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