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雪里的铁烟囱  大宋好时光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59805/30.html

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们或许满心欢喜,优雅地临窗赏雪,红泥火炉烹茶品茗;或是踏雪寻梅,吟诗咏雪。

寻常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即便是大宋这等昌明朝代也不可避免。

道路上积雪严重,车马通行不便,行人滑倒摔跤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开封府组织了很多百姓上街扫雪,这种可以在家门口服劳役的好事,东京百姓自然乐意。

更糟糕的是,开始有人冻死,无家可归的乞丐,或者栽倒雪地的醉汉,抑或者年迈的老者。

听说几天下来,已经抬出城几十具尸体,让人不胜唏嘘。

一到灾年,各种粮食物资价格必然上涨。好在东京天子脚下,商贩们不敢太过分发灾难财。

而且朝廷赈灾及时,三司从仓储中调出了大量粮食,减价出售,保证东京百姓平价购粮,不至于饿肚子。

粮价是无甚变动,但薪炭的价格却蹭蹭上涨,这样寒冷的鬼天气,没有火盆简直就是遭罪。

今天雪来得早,汴河封冻也早,运送入城的薪炭比之常年少,偏生需求更旺,即便三司无可奈何。

除非把仓库里供给皇家、皇亲国戚、公侯伯府,以及官府衙门的炭全部投入市场,或许可以平抑价格。

显然,这不可能。

寻常百姓买不到木炭,就只能用煤取暖。

气味嘛!

只能忍着,将就一下了,总比冻得发抖,甚至生病强得多。

这种情况下,一个可以让整个屋子暖意浓浓,并能用烟囱及时抽走煤烟,毫无气味,且不会有炭气风险的新颖炉子出现。

自然而然,立即得到了东京百姓的青睐。

一时间,东京大街小巷的窗前,伸出不少冒着浓烟的铁烟囱。

铁匠铺子里忙到昏天黑地,仍旧供不应求……


第三十章 大雪里的铁烟囱(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