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端倪  凤凰归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60437/76.html

凉想着,又等了等,却听如佑吩咐如校:“你派人去盯着。”

如校应了。

出门来,见许如凉就坐在廊下,一副差点睡着的样子。疑了一声。

许如凉回头有些委屈地道:“突然想起来巷口有只大黄狗,我怕那大黄狗,就想等舅舅一块儿去。”

这是什么理由?随便叫个亲兵陪去就可以的,何必巴巴地等他?

不过这也正是她的耿直憨厚之处。

如校心里欢喜,笑着道:“眼下我还有些公事,你再等我一等?”

“自然公事要紧。”许如凉欢快应好,自然而然又成了如校的小跟班。跟着如校光明正大混进督军衙门。

如校的办公厅外候着一人。

这人身穿墨绿皂衣。脚蹬黑色马靴,背负信筒。

看制式是驿卒。

不过,从他那聚光的眼神和行踏间的谨慎劲看来。驿卒应该只是他的伪装而已。

许如凉一眼扫过,心中有数,面上却不做声响。进门后就在房里游荡起来,看看多宝架上的古籍。摸摸墙角的红缨枪,简直怡然自得。

如校开门见山就问驿卒:“前方什么消息?”

驿卒谨慎地朝许如凉看了一眼。

如校道:“无妨。”

驿卒这才说道:“据前方探马回报。两道运往滇南和桂南的赈济粮草,早已足够供给两地受灾百姓解决温饱。”

“已经够了?”如校有些不解,无意识地问了句:“消息可准确?”

驿卒道:“千真万确。”

如校叩着案桌沉吟道:“可六天前还收到靖王的调粮令,说粮草尚且不足。要我们五天之内筹出三十万石粮草运往滇南……”

“调粮令”这东西许如凉知道,就是在今年赈灾时期,永和帝为了缩减审批程序。特批给靖王的一项实时特权,可以不向朝廷奏报。随时从江湖、两广两道调遣任意数量的粮草。

驿卒又道:“而且探马已经探到盈余粮草存放的地方……十分可疑。”

“怎么说?”

“粮草全部分散存放在各地农居,”驿卒道:“看守粮草的人打扮成农户模样,其实都是些训练有素的将士。据探马所说,都是靖王的人。”

“靖王?”如校琢磨着,眼睛就眯成了一道缝儿。

这是他在想事情时的神色。

驿卒不出声打扰。

许如凉心思也动了起来。

排辈分,靖王是永和帝的族弟,和永和帝同一个高祖父。

从前世看来,靖王其人戍守南疆多年,手握重兵,但却并无谋逆之心。相反,身为皇族亲王,他其实是诸多叔辈族亲中对慕连煊最忠心的一个。

那么,在这个粮草紧缺的节骨眼上,他私屯粮草做什么?

如校又问:“两广道上有什么情况?”

驿卒道:“两广道上也正往滇南、桂南押运粮草,数量不比我们这边去的少。”

“两广有司有什么反应?”

“没有。”驿卒道:“两广道上和我们一样,押运的粮草一入广西境,就由靖王的人全权接手,两广将士立即打道回府,完全没机会了解前方情况。”

事实上,若非此次慕连煊突然叫他们办事,他们也不会起疑,派暗探前往勘察,也就不会发现这个秘密。

“靖王要这许多粮草……”如校琢磨好一会儿,突然激动地站起来,“铁器盐硝的数量呢?”

若说粮草和铁器、盐都是日常所需,硝却只在火器中用得多。

寻常人家是不用火器的。

只在军队炸药中用到。

驿卒知道如校在问什么,神情也是一凛,说道:“属下马上叫人去查。”

“要快!”

驿卒马上去办。

如校在案桌后来来回回跺了几个来回,最后决定先回韶国公府。([m.520dshu.com 520读书网])


第七十五章 端倪(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