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  谋定天下之扶明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64055/82.html

又重新回到位子坐下。

崇祯皇帝继续开口道:“毛文龙之事,依朕的意思,当立刻派人赶赴东江,捉拿毛文龙押解京师,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周廷儒听到此言,心里叫苦,这皇上也太激进了,完全不懂治国啊。不过却不敢违抗,开口说道:“回禀皇上,依照微臣的意思,这事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不管毛文龙是否已经投敌,至少一点,毛文龙还不敢公开投敌,名义上还得听从朝廷命令。 何况东江士卒数万,民众数十万,难道里面就没有忠君之士?天下正统在朝廷这边,大义也在朝廷这边。即使毛文龙有心投敌,下面将士之中,必然也有人反对。东江富足才不过月余,毛文龙即使再厉害,也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好内部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东江镇钱粮已经能自给,又远在千里之外,朝廷很难有效控制。日子久了,臣恐怕会有尾大不掉之患。即使捉拿了毛文龙,说不得后面还会出一个李文龙、赵文龙。臣以为,治标不如治本!”

崇祯皇帝开口道:“治标不如治本,周先生此言大善,只是周先生有何治本之策?”

周廷儒开口道:“臣所献计策乃釜底抽薪之策。大明祖制以文制武。一向是文官掌控钱粮,从而牵制武将。东江之患,患在钱粮自给。只需要夺其钱粮,自然不用担心武将跋扈,此便为治本之策。以臣愚见,对待东江,必须下狠手。当派文官前往东江辽南等地,夺其屯田,掌握东江粮草。再派盐吏前往东江,夺其盐业,掌握其钱银。眼下毛文龙不敢公然自立,自然不敢不听。等咱们断了其钱粮根本后,再慢慢调查毛文龙不迟。倘若毛文龙没有自立之事,好言优抚之后,予一闲职调往兵部即可。倘若毛文龙有心投敌,钱粮既断,东江数万士卒,又有几个肯听毛文龙的?到时便可斩其首级,为后面封疆者鉴。”

其实这货的做法和成基命的方法没差多少。不过同样的做法,换成成基命那种软趴趴的表述,崇祯皇帝根本听不进去。换成了周廷儒这种激进狠辣的表述,崇祯反而能听进去了。点了点头,说道:“周先生言之有理。唯有行此釜底抽薪之计,方能免了后患。今日上朝之时,周先生便可上奏此事,定下前往东江的文官及盐吏,克日出发。此时一日不解决,朕一日不得心安。”

旁边的温体仁却是靠标榜自己为孤臣而上位的,今年六月,群臣朝议推举大臣入阁,本来没有周廷儒、温体仁的份。这货想了一个狠毒的计策,陷害弹劾入阁的候选人之一钱谦益。当时满朝的大臣都支持钱谦益,指责温体仁。这货深知皇帝痛恨党争,便栽赃众人结党,标榜自己是孤臣。果然,被党争弄怕了崇祯皇帝中计,把群臣推举的候选人全部罢黜。特旨提拔了周廷儒、温体仁入阁。

见到此场景,温体仁便继续标榜自己的孤臣身份,接口道:“当初毛文龙上书奏请煮盐之时,微臣便强烈反对。可惜微臣乃孤臣,凡是微臣反对的,朝中大臣必然赞成。再加上内阁发力,这才导致东江煮盐之事获准。早知有今日之事,微臣当日何惜自身名声,必会违心赞成东江煮盐。此事,微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崇祯皇帝听后哈哈大笑,开口道:“朕相信一句话,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所以朕最欣赏的便是锐气之臣。凡是年轻有锐气,又有才干的,朕不吝重用。其次便是孤直之臣。朝中诸臣,人人都只会结党营私。唯有周先生、温先生、袁爱卿才是朕可以依靠的股肱之臣。”


第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