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婚约1  南梁旧事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64684/33.html

出生。晋南王说的应该就是这位夏侯贵主。”

蔡氏又皱眉道:“这夏侯氏是独养女儿,想必其母溺爱非常。不知有几分像其母?”

女官笑道:“这夏侯贵主是东宫常山伴读,只听人说风格不像其母,反像其祖母谢太夫人。以后您亲自品评看看。”

蔡氏思量道:“你这一说,我倒似恍惚听什么人说起过这女孩。”又问厌:“你怎么识这夏侯氏?莫非有违礼私事?”

厌惊吓大拜,只道:“母亲恕罪,着实是幼年时于士林馆学堂偶见几面,倾慕她淑女声名。您责骂我无妨,若连累夏侯氏名誉无辜蒙尘,我愧疚几死。”

蔡氏这才神色稍缓,又道:“我知道了,不过,我还要再品评这夏侯氏的言行才德。主母之德决定夫运子嗣,决定兴家败家,必须慎重。你父亲与生母在天上看着呢,我要代他们护着你。你性情仁厚柔弱,娶一位娴静拙朴的淑女为妇,方般配守命。”

厌身体有些颤抖了,只执拗道:“母亲,我不想娶平庸愚朴之人为妻,我不想认命。我想做忠君辅国的人臣,想做谦恭孝顺的人子,想做齐家终老的家主。”说着泪已经流了下来,他叩首泣道:“母亲,求您帮我,帮我改变命运吧。”

蔡氏又惊又恸,亲手扶起厌,帮他抚去泪痕,自己的泪水却落了下来,哽咽道:“我答应你就是。儿啊,你这是何苦。”

厌本已止住的泪水,又滚落下来。

他第一次这样亲近蔡氏,第一次觉得她是母亲。

自那日后,蔡氏便将议婚的范围锁定夏侯氏,当然谨慎的品评还是会有的。她不能不想起湘东王家事,当年少年湘东王萧绎也是亲自向其母阮贵嫔请婚徐氏。当时少年徐氏昭佩是永兴公主伴随,而永兴公主可算是当时声名狼藉的放荡人物。徐氏在这样人物身边竟依然有高洁淑女之名,颇被当时女眷敬赞。后来湘东王萧绎顺利与徐氏成婚,两人不但被称为君子贤妇的典范,而且是真的鹣鲽情深,羡煞旁人。成婚时两人都是年幼少年,可等到两人相依相偎的长成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却突然变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徐氏专横霸道、骄奢淫逸的本性全露,湘东王萧绎则避之如虎,长年冷落,另宠新欢。如今,徐氏在江陵酗酒游荡、虐杀有孕姬妾,以及通奸等诸多不堪入耳的丑闻都风传到了京城。

再想更久远的先德皇后郗氏旧事,当时皇帝尚为前朝雍州刺史,德皇后身为雍州主母,却跋扈悍妒,几乎使皇帝绝嗣。直到其逝后,皇帝才有宠其他女眷,使众皇子诞生,此后皇帝登基,重塑礼法,亦开始重妇德。然而,便是礼教大盛如今日,就算是出身显赫、饱读戒律,甚至就算有美名众望,都难保来日。而南朝正妻地位崇高难撼,众门阀掌家者怎能不以此为戒,感叹择妇要慎重。

这年的春天是个暖春,厌的四肢百骸都透着懒洋洋的暖意,仿佛紧绷了十几年的筋骨都舒展放松开来。皇帝也许也被这难得的暖春所感,八十岁的老人不可遏制的思念起家乡春天的草木,终于决定亲自前往龙兴故乡南徐州南兰陵祭祖。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御驾远游,动用了建康最漂亮的牲口,最豪华的车乘,带着皇室萧家最优秀最得宠的郎君,还有三省最位高权重的公卿大臣,南朝最显赫的门阀世家家主,京城最杰出的学士,各大庙宇的主持高僧,各大道观的主持真人。皇帝是帝国的太阳,他在哪里,哪里才是帝京。大同十年的三月,帝京在建康去往南兰陵的途中。御驾东行后,建康城几乎成了一座空城,住着一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人。

厌便是其中一个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人。岳阳王兄、大临、大联、萧静、萧确……他们都随驾祭祖去了。他和宗室庸常的庶子们一同被弃在空城。这一次,他只是觉得有种淡淡的遗憾,如此而已。高远朗与刘释知倒是甚是遗憾,毕竟本来是期望随厌一同伴驾的。可也转念就丢开,他们也变得与主君有几分相似了。厌在读书骑射之余,也偶尔听高远朗说起一些逸闻。

比如说,柳榷与妙契早已订了婚约,本来按礼制该换帖下聘了。东宫突然言说拖后,这一拖便拖过了新年。听说,原来竟是妙契拒婚,她终日哭闹不休,缠得皇太子妃无法,才边拖延柳家订婚礼边软硬兼施的规劝常山。东宫只盼此事快快了结,因若柳家得知真相,一是会嫌常山公主有失妇德,二是会伤了两家的脸面情份。当然,常山是不可能真的拒婚的,因为订婚后悔婚同夫妻分裂离弃一样,对双方的名节都是终身的大害,便是皇室的公主王子也难洗污点。

另一件事虽不似这桩骇俗,却在京中风传更广。正是发生在衡山嗣候萧静身上。萧静容止若仙、品性高洁,京中门阀多有青睐,几年间,亲自上门议婚者不断。而萧静家长辈俱亡故,都是青年主家。袭祖王爵的堂兄为人荒诞不经,所以真正掌权理家的家主实际上正是萧静本人。所以,萧静便是可以亲自主导自己婚姻的另类郎君。偏偏他凡事都求至洁至美,连侍妾都要万里挑一才能入他法眼,何况是要与他平起平坐、同携终老的正妻,更是眼睛高到了天上。所以,议了几年,萧静还是没有看中哪家淑女。眼看年龄渐长,连皇太子都开始关心他的婚事。正巧当朝丞相尚书令何敬容也有意选萧静为婿,便托皇太子说合。能得皇太子亲口说媒可只有这唯一的一次。


第三十二章 婚约1(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