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县之名源自于本县盛产桂花,每到八月桂花开时整个清源县一片花香和淡黄色海洋,犹如世外桃源那般,因此有了清源之名。
流经姜国的清水河从清源县的南方流淌而过,成为了丕国国都山城跟山鹿县、南山县的交界河。
四千大军的调动速度很快。
或许是因为前些日子东边的洛国频频调兵的缘故,在国都山城一带的士兵早就做好了随时调动的准备。伴随着老皇帝的圣旨跟调兵虎符一下放,很快就在山城的西门外集结了四千步卒。
丕国,并不只有一个刘勃。
其所谓的徐郡无敌不过是刘勃经常在跟兰国交战时露面罢了,再加上当时兰国也没派出几个有实力的武将以至于让刘勃一时间风头无俩,更是传出了徐郡无敌的名号。
可是在丕国当中,武勇比刘勃强大的还有三位。
其中两位被老皇帝派去了东边应对洛国的军事变动,余下这位叫做张君羡,论武勇刘勃在其手中没法坚持一百回合,论行军打仗经验,这位早期一直参与进丕国对东北的战争,可谓经验丰富是个战场老将。
这次四千平姜大军的主帅就是张君羡。
在山城跟清源县的官道上,四千大军排列成一条长长的巨龙,丕国的绿头旗帜迎风招展,迎风招展的旗帜下大军徐徐前行。张君羡一马当先,手中长槊锤地,悠悠哉哉的非常的轻松,一点也没有出战出征的紧张,仿佛是出游一般。
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天上的太阳。
自入夏以来,这天上的太阳是越来越毒辣了,好在这一路上微风不断,胡须随风摇摆,也算是唯一的安慰了。
老皇帝任他为帅去平定姜国。
这件事他心里可是一百不情愿。
论名气论威望,他张君羡如今在丕国也算是威名赫赫的,这些都是当初靠着战功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如今他年也近五旬,身体强壮度开始走下坡路,生前打下的战功足够让他之后的生活无忧无虑。
他张君羡后半辈子无忧,可是儿子、孙子怎么办?
他的两个儿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走了文臣的路子,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他最发愁。
他本想托病不去的,如今在山城的诸将中,另外两位去了东边,刘勃战死,也只剩下他能掌控大军,因此老皇帝才派了他出马,他没办法不得不重新穿戴披挂骑马上阵。
若是攻打平定其他地方,张君羡倒没不会发愁。
愁就愁在这个姜国。
姜国太穷了。
穷到周围诸国都嫌弃,没人愿意把他并入自己的版图,这样只会拖累本国的经济,还得拿出大量钱财来建设吞并后的姜国领土。
也正因为如此这姜国才会在徐郡一带持续百多年。
老皇帝不愿意吞了姜国,但因为东边洛国缘故,老皇帝不想西边的姜国再出什么蛾子,索性直接派遣大军攻占。
朝中那帮大臣更不愿意了。
尤其是管户跟管钱的,一旦占据了姜国这意味着到时候要从他们口袋里拿出大量的钱财。
张君羡的两个儿子,如今正好在这两个部门任职。
所以这件事才会让他如此的苦恼,这件事一个不好就会让他两个儿子的前途收到影响,可是军令下来了他又不得不做。
心中有气,面对老皇帝这个军令,他只得以此来舒缓自己的怨气。
老子就偏偏慢慢行军,你能咬我?
对这个破落又穷的姜国,张君羡更不在意。
这么点地,那么点兵还能再整出什么蛾子?
就算临时再招募又能招募到多少人,而且这些人又什么战斗力可言?
他根本就没想过这姜国能给他带来什么困难。
就算有个白马银枪的小将斩杀了刘勃又如何?
刘勃这家伙这些年名气大了,也越发越嚣张,越发越不将他们这些老将看在眼里了。而且就刘勃这性子,若是认真厮杀起来,找到这家伙弱点他也能三十回合斩杀此人。
这个白马银枪的小将在他眼里真不算什么。
无非就是运气好罢了,又或许是刘勃这家伙一时失手而已。
就算这小将武勇比刘勃高强又如何?战争不是一个人的武勇能决定的,再厉害你能打的过百人、千人围攻?
再厉害你能打的过万箭齐发?
张君羡只是单纯的被老皇帝这个举动感到不满,怨愤罢了,让他出战姜国,这不是故意坑害他两个儿子么。
不过不满归不满,怨愤归怨愤。
张君羡虽然悠悠哉哉的不急不躁的行军,但是作为一个沙场老将的名号也不是白喊的,自出了山城后他就已经让人先率领一千步卒先行赶往四方县去了,他本人则率领余下三千人大队以及部分辎重慢悠悠的走着。
至于四方县会不会出事?
相信四方县被姜国攻下,他还不如相信这老皇帝今天晚上就驾崩!
在山城跟清源县交界处这边有一处关隘,唤作千山关。
关外,则是清源县,那边地势往西一路平坦。
关内则是前往国都山城,进入崇山峻岭地貌。
当初的丕国就是靠着这个千山关才从兰国手里咬下清源县跟山鹿县,从贺国手里又拿下青山县的。
此关,乃是山城的门户,至关重要。
张君羡慢悠悠的也抵达到了这里,令大军在关内休息,他本人则跑到了关中睡觉去了。
清源县西十里处。
姜鱼让大军在这边进行换装。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