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  扫黄打非风云录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7) 目录 下一页(3/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bao1.cc/79906/19.html

》880万元约稿款子的去向。以及a省“扫黄打非”办对他们合伙经营的正威厂的突击检查情况。他庄洪生对这880万元去向作了一个说明:将采编费、编辑费、印刷费、审稿费、纸张费等等一一写明列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统一口径,对付审查。他预感到这出版画册的事可能要出问题。

他又收到了一封特快专递的信件。信中除了追索30万元的借款收条外,还谈了自己对省纪委,追款的省印刷局查厂的担忧,庄秘书长担忧的是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联手,那他们的联盟可能就要土崩瓦解。特快专递的地址、寄件人都进行了伪装,甚至没有落款。且从那信的口气当事人一看就是庄秘书长。全文他已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东方秘书长足下:前次向你借款装修房屋的借条,在款还后,一直未能收回,烦您火速专递于我。现省纪委正在对《走向世界的a省》集资款去向进行审计。另足下投资办的厂在日前突遭出版印刷局检查。如有关部门与出版印刷局联手,足下恐有血光之灾,望早作安排。

今天临上飞机前,他听老会长自言自语说了一句:“奇怪公安部突然要派人来参加我r企业家联谊会的年会。昨天派人打电话到部里问在珠海的开会地点,部里打电话到我这儿来问了。”

东方道宽听了心中“咯噔”一下,这公安部怎么会关心这联谊会的事呢?奇怪呀!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呢?他心中暗想。

昨天下午,他的办公室主任王立成,突然被叫到了派出所说是要了解了解杂志社的消防问题,后来人就不知了去向,手机也没人接。这些征兆汇集在一起,他感觉到这次珠海之行凶多吉少,不禁更加忧虑起来。

“东方,我看你气色不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老会长关切地问。

“没事,我感到有点累。”他回答说。

“是不是为调动的事烦神?没事的,开完会,我回去就把你的关系调到中心。你的情况我已和部人教司汇报了,他们也同意。”

“噢,这事不急。”东方下意识地摸了摸装在怀里的干部商调函。那是老会长交给他的空白函。他也已经花钱在北京街头买到了空白的干部履历表和h州大学的本科文凭空白学籍表。只是这些材料在编造上要严丝合缝,不露痕迹,他颇费了一番心思。想到这儿他心口一阵隐痛,干脆闭上了眼睛。他说:“我有点疲倦,想休息一会儿。”

“东方啊!你还年轻,工作要注意节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噢,一定要注意休息。”老会长关切地说。他点了点头,靠在航空椅上,开始假寐起来。脑海却怎么也静不下来,翻来覆去翻腾着老会长的那些话:“公安部要派人参加我们这个会……”

他感到危险正向他近。但是想到他浑身那些闪着金光的头衔时,又感到事情也许不至于想象得那样坏,他还心存一丝侥幸,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a省公安厅文化保卫处处长沈剑军,是在凌晨六点三十分携省出版印刷稽查大队队长魏武斌登上北京去珠海的航班。这是当天的首次航班。

黎明前的夜色还紧紧地包裹着首都机场。机场的灯光显得有点睡意蒙眬。当他们登上舷梯那一刻起,并不知道他们要追捕的对象东方道宽仍然滞留在北京。东方道宽是搭乘当日下午十五点五十分的航班去的珠海,也就是说比沈剑军整整晚了近十个小时。这便意味着东方道宽完全有可能逃逸别处,而躲避追捕。

前天上午,沈剑军和省扫黄办副主任宋瑞诚带着专案组风尘仆仆专程赴北京调查所谓《中华影像》杂志社副主编东方道宽及其专题部主任王立成的情况。

沈剑军和宋瑞诚首先来到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过案件协调处的同志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调出了《中华影像》杂志的档案,在期刊登记表的主编人员一栏中找来找去未找到东方道宽和王立成的大名,也就是说在这个只拥有七个人编制的部属杂志编辑部,根本就没有东方道宽、王立成两人的位置。这一惊人的发现使沈剑军和宋瑞诚一阵狂喜,事实证明这个东方道宽和王立成的身份很可疑,也对应了省纪委机关监察室副主任华敏同志早期对此案暗中进行调查的部分事实。再加上登记表上注册的地址在北京的东四十八条54号,而东方道宽与庄洪生签订的合同上却注明在刘家胡同38号。这些疑点集中在一起,说明这两个《中华影像》杂志社的其中一个必然有假。真假猴王穿戴着同样的披挂,要想识别,还一定要有如来佛的法力。当认定了这些疑点之后,宋瑞诚和沈剑军又兵分两路。一路陵州市城中区公安分局的刑警小李,由全国“扫黄”办同志协助去访问东四十八条54号的《中华影像》编辑部;一路由沈剑军、魏武斌同全国“扫黄”办的同志去探访方庄刘家胡同38号的《中华影像》专题部。

当晚他们在宾馆的客房内碰头。

宋瑞诚说:“老沈,我们去了一趟东四十八条,在那小胡同的四合院内,终于找到了那家部属《中华影像》编辑部。破败的大杂院,两三间低矮的平房竟藏着一家在全国有影响的杂志社,看来不像是假的。小王以读者的身份用一口京腔买到了他们的杂志,这杂志印得挺精美。”

沈剑军翻了翻250克铜版纸精印的《中华影像》杂志,掂了掂说:“挺像回事的,主编一栏写的名字


第 19 部分(3/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