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r之冷静而决断的政治手腕已不复存在了。元首向他保证,英法两国决不会因为波兰而打仗。对此,齐亚诺只洗耳恭听,无动于衷。“从前,当我们的看法与你的相反时,你常常是对的”齐亚诺说,“这一次,我想,你也许比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几小时后,齐亚诺便没精打彩地坐飞机回家了。“我回罗马去了”他在r记中写道,“对德国人,对他们的领袖以及他们办事的方法反感透了。现在,他们已将我们拖进一项我们并不需要,且有可能连累政府和整个国家的冒险中去了。”
齐亚诺走后不久,赫塞便被令在萨尔茨堡的一家旅馆里与里宾特洛甫见面。外长呆呆地看着写字台,足有十分钟,然后才抬头y郁地对赫塞说:“我刚从元首那里来”他说,”
不幸的是,他不准备讨论张伯伦的建议。”
他此处系指威尔逊的建议。“他的意图完全不同。张伯伦的建议不会被抛掉。到时我们再提它。”
他指示赫塞立即飞返伦敦,并把耳朵放灵点儿。
“元首意在玩险牌。他能否成功,这我不知道。反正,我们不想与英国开战。危险严重时要及时递个信号给我们。”
希特勒向齐亚诺流露出信心十足,但这实在是演戏。实际上,他对斯大林迟迟不愿达成协议之举深感忧虑。有报告说,不久前,一英法联合代表团到了莫斯科,与苏联人举行的成功的谈判即将结束。这又加剧了他的疑虑。实际上,俄国人并无心进行谈判,因为他们怀疑盟国是在玩弄他们。首先,英法这个代表团,本可以在一天内抵达莫斯科的,结果却花了6天时间:他们坐的是客货两用轮和火车。其次,一个高级英国官员带的证件又不全;当谈判最终走上正轨时,英国人又似乎没有心思:建立共同防御纳粹的战线,苏联主动提出,它将提供136个师,而英国只愿出11个机械化师和5个步兵师。
由于全然不知这些,德国元首便令里宾特洛甫给克里姆林宫增加压力。舒伦堡与莫洛托夫匆匆进行了会见。8月15r晚,外j委员莫洛托夫对德国大使舒伦堡之所云洗耳恭听,却对问题未作出迅速回答。首先,他说,有几个问题应该明确。例如,德国是否愿意向r本施加影响,让它对苏联采取不同的态度?德国是否愿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如愿意,有什么条件?
希特勒急不可耐,未再深思熟虑就令里宾特洛甫立刻与莫洛托夫达成谅解。这样,他便把为事态的发展定步伐的主动权j给了对手。斯大林立刻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他通过莫洛托夫之口回答说,在签订政治协议前,必须首先签订经济协议。里宾特洛甫以再次请求舒伦堡速办作为回答,并指出,经济协议的第一个阶段业已结束。他的指示几乎是歇斯底里的。他说,下一次与莫洛托夫的会谈必须“着重地……为早r实现本人的俄国之行作出努力,并恰当地反对俄国人可能提出来的新的反对意见。在这方面,你必须牢记这个决定x的事实:德波之公开冲突极可能早r发生,因此,我们便对我之立刻访问莫洛托夫具有最强烈的兴趣。”
斯大林明白,每拖延一小时,对希特勒而言都是痛苦的(也许,斯大林的探子已探得了9月1r希特勒这个限期)于是,他便令莫洛托夫在下次与舒伦堡会谈时(8月19r)与通常一样,采取拖延战术。这样,尽管舒伦堡一再恳求采取行动,外j委员莫洛托夫依然逐点进行冗长的辩论。但是,在舒伦堡走后半小时,苏联人突然改变其战术:莫洛托夫又想把舒伦堡请回克里姆林宫。他于当r下午很晚时才来到克里姆林宫,但一进门他便明白,莫洛托夫有好消息给他。在向舒伦堡表示歉意、不该为他带来诸多不便后,莫洛托夫说,他刚被授权将一份互不侵犯的条约草案j给他,并将在莫斯科接待里宾特洛甫先生。当然,他并未解释说,英法苏之军事谈判已陷入僵局,斯大林已失去了对西方的所有耐心。也许,他历来就有意与希特勒结伙,只是把与英法之谈判作为一种手段,以便从希特勒那里得到更有利的条件。
即使如此,俄国人还是小心谨慎地从事。莫洛托夫告诉舒伦堡,只有在他们的经济协定签字后一星期,他才能接待里宾特洛甫;如今天签字,那就是8月26r,若明天签,那就是8月27r。希特勒想必曾带着复杂的心情舒伦堡的报告——对可能签订这份条约表示高兴,对斯大林坚持先签经济协定表示愤慨。这比讹作好不了多少,但希特勒又没有别的法子。这份经济协定匆匆于凌晨2时签订。根据这个协定,德国将贷给苏联2亿马克的商品贷款,利息为5厘,以购买机床和工业设备。“广义上的”军用物资,例如光学仪器和装甲板,也可得到供应,但相比之下数量较小。苏联将用原料偿还这一贷款。
希特勒曾用计战胜了奥地利和捷克,这一回却是斯大林胜了他。莫洛托夫建议他等待一周,他是不能等待的。他草拟了一份给斯大林的电报,以私人名义于8月20r下午4时35分发出。在电报中,他对德苏协定的签订,对将它作为重新安排德苏关系的第一个步骤表示欢迎。他也接受了苏联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虽然内中有几个问题需尽快得到澄清。然后,他便提到了问题的关键。他说,由于德波之间的紧张局势已变得不可容忍,签订互不